欢迎访问 合作社时报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信用合作 > 痴迷种地的藏种“达人”

痴迷种地的藏种“达人”

发布时间:2022-12-16作者:佚名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2017年10月,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队员在进行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摸底工作时,在白青乡东占村意外发现了农户施修建数十年来传承、逐年繁育、留种的“丰厚成果”——农作物老品种、野生资源等146个。

  经普查人员发现后,许多人认识了施修建,无不佩服称奇,同时也认识到种质资源保护的意义。这位农作物藏种“达人”,被当地称为平潭的“农作物收藏家”。

  在他收藏的资源中,粮食作物品种50个,蔬菜品种70个,果树品种17个,经济作物品种9个。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农作物品种的不断更新更换,本地传统物种早已销声匿迹。例如甘薯品种“康栽”,为20世纪50年代引进品种,是地瓜片加工制作的优良品种,寻找多年终于在施修建家找到。在平潭本地失传已久的花生、香葱、蒜、黄花菜、生姜、小白菜、萝卜、高粱等老品种,在他家里一应俱全。

  对种地的“痴迷”,源于独特的家庭信念。施修建一家从祖父起,就开始收藏农作物种子。今年62岁的施修建,从小就跟父母下地干农活,长大外出务工多年后,身患疾病,他决定回乡当一个地道农民,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

  施修建喜欢对不同品种进行比对试验,甘薯是他最喜欢的试验作物,设有专用的试验地。在他琳琅满目的田地里,珍藏物种没经过几年筛选不会轻易淘汰。

  平潭综合实验区农技中心对施修建在种质资源保护上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鼓励和表彰,当地水利部门、乡政府、村委会、执法局为他建造了水利设施和6平方米生产用房。

  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和表彰,得知这次种质资源普查与采集行动中,自己珍藏的资源为国家农业科研部门所收集,从而能长久保留下来,施修建倍感欣慰。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212/t20221209_607605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合作社时报网 hzss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57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