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合作社时报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资讯 > 草莓红了 采摘火了 果农富了

草莓红了 采摘火了 果农富了

发布时间:2021-12-11作者:佚名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这两个星期,天气暖和,来我这里采摘草莓的游客比前几日多起来了,我种了20亩草莓,目前市场批发价15块钱1斤,一天能卖300多斤。”一进入莒县夏庄镇胡家孟晏村侯升美的草莓大棚,她兴高采烈地说道。据了解,今年以来,夏庄镇已吸引上千游客采摘草莓,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莓”好时代的到来。

  草莓采摘是一个“体验经济”,草莓逐茬生长,每天都有红彤彤的果子,游客来了就可以采摘。以往都是“闭门锁园”,雇人采摘,农忙时节雇不到人,有些草莓都熟过了,经济效益低。采摘游的发展解放了果农们的双手,也使草莓生产更加标准化,品种更加多元化。

  “过去,种植小麦、玉米,一年收入也就两三千块钱,种了草莓,一个大棚一年能收入三四万,草莓成熟上市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摘草莓,根本不愁卖。”侯升美谈起种植草莓有说不完的话。“俺的草莓不打农药,只用有机肥,蜜蜂自然授粉,目前种植的草莓有章姬、红颜、甜查理等多个品种。”

  据悉,自1980年从烟台引进草莓戈雷拉试栽以来,莒县大力发展草莓产业,积极推广温室草莓促成栽培,目前,全县草莓面积1.2万亩,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随着一系列生产技术的“刷新”,莒县今年把重点放在草莓产业提档升级上,全域、全程、全产业链推进草莓绿色高效发展,果农既端稳了“饭碗”,鼓起了腰包,也发挥了“特长”,增长了见识。

  近年来,莒县农业农村局聘请草莓专家“把脉”,鼓励工商企业带头,建设草莓精品采摘园,大力发展以生态观光和采摘体验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开展农事体验经营。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留住了特色,拓宽了农民收入渠道,助推了特色草莓从传统种植、销售到现代化立体种植、草莓产品研发等新兴产业链条的发展,下一步,为了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莒县计划让越来越多的果农学会用互联网销售草莓,线上线下齐发力,让同城配送、网红经济、直播带货造福莒县果农。(莒县农业农村局)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dfdt/202112/t20211206_37958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合作社时报网 hzss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57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