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合作社时报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合作社资讯 > 绿色低碳技术攻关 一根秸秆的归“塑”

绿色低碳技术攻关 一根秸秆的归“塑”

发布时间:2021-12-15作者:佚名 来源: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12月10日,作为河南省“三个一批”重大项目之一,河南星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聚合材料级L-乳酸项目传来好消息:建设接近尾声,即将通电调试。星汉生物负责人何志华难掩激动:“项目投产后,玉米秸秆有望大规模、产业化地应用于可降解塑料生产。这‘一步’,我们已经走了6年。”

  2015年,星汉生物落地濮阳市南乐县,看中的是该县一块“金字招牌”——全国两家之一、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基材料示范性产业集群。该集群的产业链条完整清晰,玉米、玉米秸秆经过“生化反应”变成可完全降解为水、二氧化碳的塑料餐盒等塑料制品。星汉生物领航“上游”,跟玉米秸秆较上了劲。

  “玉米是粮食,玉米秸秆是非粮废弃物,这就决定了二者在可降解塑料产业中的研究、使用截然不同。”在星汉生物展厅,该公司研发部负责人何晨旭拿着样品进行简单科普:“生化反应”是指L-乳酸、聚乳酸等中间环节,L-乳酸是由玉米淀粉、玉米秸秆发酵而来的。

  “起初,当玉米淀粉制L-乳酸的生产已经产业化时,玉米秸秆制L-乳酸还停留在实验室中。”何晨旭说,星汉生物进驻南乐县后,第一件事就是与郑州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建起全国规模最大的、年产1000吨的玉米秸秆制L-乳酸中试线。

  2018年,星汉生物中试成功,改变了行业单一用粮食淀粉生产L-乳酸的历史。2019年,星汉生物正式投产,却仍以玉米淀粉为主原料。“用玉米秸秆,转化率低、成本高。”何晨旭介绍,对L-乳酸层层提取,可分别得到食品级、耐热级、聚合级的产品,可降解塑料生产所用的是聚合级L-乳酸,对光学纯度要求最高。

  何晨旭说,这是一个行业性难题:玉米淀粉制取的L-乳酸液体是透明或微黄的,玉米秸秆制取的L-乳酸液体则是深棕色的;液体颜色越深,液体中名为“重相乳酸”的副产物占比越高,能提取的有效成分就越少。

  但星汉生物没有放弃研究。何志华说:“星汉生物是河南省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目的即是迈入‘新赛道’转型发展。”

  2020年,省秸秆制乳酸工艺升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花落星汉生物。今年,星汉生物在重相乳酸分离提纯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可将玉米秸秆制取的聚合级L-乳酸彻底“吃干榨净”,使相关工艺的工厂化应用成为现实。以此为基础,星汉生物当年开工、当年建设新项目。

  新项目带来新机遇。L-乳酸“下游”为聚乳酸,这一环节存在“中间体”丙交酯,是我国生物基材料产能扩张的主要技术壁垒。“以前,丙交酯大多为进口;现在,国内稳定生产丙交酯的企业仍屈指可数,但多家企业正在加紧研究。”何志华信心十足地说,星汉生物有能力将丙交酯生产工艺完全打通,“技术创新、项目建设给予了双重保障,我们将提前进军下游。”(记者赵振杰 张晓静)

责任编辑:王志远


原文链接:http://nynct.henan.gov.cn/2021/12-14/23649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合作社时报网 hzss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57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