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船山区“三色管控”激活乡村闲置资源
发布时间:2025-09-30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为有效破解闲置资产“沉睡”难题,充分挖掘存量资源潜力,遂宁市船山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广以“绿、黄、红”三色标识为核心的闲置资产动态分类管理模式(以下简称“三色赋码”)。对闲置1年以上的资产赋“红码”并挂牌督办,镇村两级限期联合制定盘活方案,明确处置路径、责任人和时限,报乡镇审核后由纪委或督查部门跟踪问效,优先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推动流转,确保有效激活;对季节性闲置或租赁即将到期的资产赋“黄码”预警,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定期评估利用效率和风险,主动匹配需求信息,提供维护指导,探索共享机制,防范闲置贬值;对已盘活资产赋“绿码”实行动态维护,每季度巡查运营状态、合同履约、收益入账和安全情况,建立运行档案,记录维护及效益信息,保障资产持续健康运行。
通过推广对村级资产实行“三色赋码”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盘活效率显著提升。自“三色赋码”模式推广以来,全区闲置资产盘活周期平均缩短了约30%,首批纳入管理的闲置资产中,已有2处成功盘活,盘活率达73%,其中绿色代码资产盘活率接近90%。二是资源配置更加优化。通过精准分类和动态管理,将有限的行政资源和市场注意力优先引导至最易盘活或最需攻坚的资产上,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实现了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一批优质闲置资产快速转化为产业发展空间、公共服务设施或租赁住房等,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三是管理责任有效落实。“一码统管”使资产状况一目了然,彻底改变了以往“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责任不实”的局面。各级管理单位责任感显著增强,主动谋划、积极盘活的意识大幅增强,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性工作氛围。四是决策支持更加有力。各类颜色资产数据、趋势分析及盘活案例,为区委、区政府进行宏观决策、产业布局、招商引资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提升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五是资产价值充分释放。有效阻止了村级资产“躺在账上睡大觉”造成的价值贬损,通过出租、出售、转型、置换等多种方式,不仅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还增加了收入(如租金、出让金等),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5/9/29/8c5138c5567d42a3b7f8a0f61aef019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10-11研究揭示矿物调控石灰性土...
- 2025-10-10韩俊在河南调研时强调 全...
- 2025-09-292025年农村土地承包经...
- 2025-09-28新型仿生纳米喷雾实现精准...
- 2025-09-23秋水切埋秸秆还田技术实现...
- 2025-09-202025年二十国集团农业...
- 2025-09-20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
- 2025-09-19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农发...
- 2025-09-17新城疫病毒“小”序列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