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合作社时报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合作社资讯 > [甘肃] 徽县乡村借势布局“1+X”产业格局 打造“菌菇之乡”

[甘肃] 徽县乡村借势布局“1+X”产业格局 打造“菌菇之乡”

发布时间:2021-12-27作者:佚名 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连日来,在陇南市徽县麻沿河镇屈兰村和四坪村羊肚菌种植基地里,一座座黑色的保温棚整齐排列,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农户们平整土地、撒播菌种、覆盖地膜、摆放营养袋……一派繁忙景象。

  “2020年屈兰村发展羊肚菌大棚13座,羊肚菌产值20万元,羊肚菌采收后的空档期种植蔬菜,产值5万元,带动周围群众务工100余人次,流转土地10余亩,为当地村民增加收入5000多元。”屈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杨强介绍说。

  “经过两年不断学习和尝试,现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经过专业检测,屈兰村土壤适合种植羊肚菌。所以菌棚由去年的13座增加到今年的20座。”屈兰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吴柏林介绍说,基地11月份进行种植,明年4月份采收上市,预计产量达8000余斤,产值64万元。

  “看到屈兰村前两年试种结果都不错,今年我们也跟着试试。羊肚菌产业前期投入小,见效快,风险也相对小一些,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可以解决村内闲散劳动力问题,一举多得。”四坪村羊肚菌基地负责人刘小雄表示。

  近年来,麻沿河镇在巩固壮大以劳务输转、畜牧养殖、苗木种植、中药材种植等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基础上,依托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按照“生态麻沿、菌菇之乡”发展思路,以甘肃星悦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以熊北、屈兰食用菌产业基地为支撑,辐射带动麻沿河镇15个村发展袋料香菇、平菇、木耳、羊肚菌等品种。

  目前,麻沿河镇已累计建设大棚100座以上。形成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和劳务输转、畜牧养殖、苗木、乡村旅游、林果、中药材等提质增效的“1+X”产业格局,不断完善“企业(龙头)+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全力打造“菌菇之乡”。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xyyw/20211223/4690282f8dda492c8722773acdd2cd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合作社时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合作社时报网 hzss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57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